G5 冲锋 G6 接应,浪潮存储平台化发展意义深远
10 月 21 日, 北京, 在 IDTC2021 浪潮存储数据科技峰会上, 浪潮信息重磅发布新一代 G6 存储平台, 全面升级集中式存储、分布式存储系列产品, 围绕智慧时代客户对数据存储的需求, 聚焦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四个方面, 更好地支撑客户的各种场景和应用, 帮助客户强化数据基础设施。
浪潮信息总裁彭震
浪潮信息总裁彭震表示,"目前, 浪潮信息围绕智慧计算战略, 正在构建算力、算法、数据三位一体的核心竞争力。浪潮存储的表现非常亮眼, 以超过 100% 的市场增速高速成长, 市场占有率已经位居全球前五、中国前二。希望借助 G6 新一代存储平台, 加速存储业务增长, 成为浪潮信息的另一座高峰, 早日成为中国存储市场第一。"
在国际权威机构 SPC (存储性能委员会) 的 SPC-1 性能基准测试中, 浪潮连续 6 次完成性能全球第一的挑战, 目前保持从集中式全闪、分布式全闪细分市场到总榜性能全球第一。
凭借强大的产品力, 浪潮存储的市场表现也昂扬向上。2020 年, 浪潮是业内连续四个季度增长率超 50% 的唯一厂商, 以 20 倍于业界的增速领跑中国市场, 目前销售量稳居中国前二。
国际分析机构 Gartner 的数据显示,2021 年第一季度, 浪潮存储在全闪存存储、分布式存储两个领域分别取得了 60% 和 100% 的高速增长, 成为全球增长最强劲的厂商, 晋阶全球前五。2021 年第二季度, 浪潮存储出货量保持全球前五。
Gartner 在 2020 年 11 月公布的《全球主存储魔力象限报告》中, 浪潮存储因为前瞻性和执行力的提升, 从利基者象限晋级到挑战者象限, 是该报告中唯一实现象限跨越的存储厂商。
浪潮信息存储产品线总经理李辉
浪潮信息存储产品线总经理李辉表示,"新一代 G6 存储平台, 在保证高端技术品质的前提下, 面向不同的应用场景, 提供统一平台和一致化体验, 帮助用户存好、用好、管好数据, 充分发挥数据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 助力行业用户加速数字化转型。
存储即平台能力是浪潮存储的特色优势。在硬件层面, 通过模块化的能力共享, 浪潮存储在纵向保证存储产品体系的统一性和领先性; 横向业务层面把浪潮在人工智能、异构加速、开放计算领域的领先技术无缝承接。在软件层面, 浪潮让一套平台可以提供文件、块、对象、大数据等多种服务; 从低端、中端到高端实现统一平台管理, 多种产品实现一套应用体验; 同时通过智能算法, 实现智能的资源分配和故障预测。
浪潮存储坚持全栈自研, 从部件及器件、存储整机、存储底层软件、集中式及分布式存储软件、存储管理软件五个层面全面积累技术能力, 能够为客户提供领先的产品和高效的技术支持。
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 数据成为企业和机构最重要的资产, 业务发展对数据基础设施提出新的需求, 希望服务永远在线, 数据永不丢失, 性能永无止境, 容量永远充足。为此, 浪潮新一代 G6 存储平台着力打造安全、可靠、经济、高效四大特性。
在安全性方面, 浪潮 G6 存储平台为数据全生命周期提供妥善的保护, 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流程。
在可靠性方面, 浪潮 G6 存储平台从部件、器件、整机系统、核心软件、管理软件、解决方案六个层面, 为业务连续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例如基于双活、三数据中心技术, 可以实现站点间 RPO (故障恢复点目标) 达到 0、RTO (恢复时间目标) 接近于 0。
在经济性方面, 浪潮 G6 存储平台基于 iCAP 空间管理技术, 将闪存盘寿命提升 100%, 实现了 5:1 字节级数据精简,95% 空间可用, 一池多协议访问, 降低总拥有成本, 提高性价比。
在高效性方面, 浪潮 G6 存储平台基于全新开发的、闪存原生的"iTurbo 2.0 + 智能加速引擎", 并构建了由傲腾和 NVMe 闪存盘组成的智能分层存储资源池, 将智能 IO 感知、智能快路径、智能资源调度、智能数据组织等四大技术的数十项性能优化算法与闪存盘联调优化, 让千万级 IO 均衡落盘, 而且达到业界最低时延, 将存储系统性能发挥到极致。正是这些技术支撑了浪潮在 SPC-1 国际基准测试中以 2300 万 IOPS 的成绩获得总榜第一。
浪潮这几年可谓势如破竹。在中国市场, 浪潮存储销量位居中国前二、增速第一。根据 IDC 公布的 2020 年第四季度中国企业级存储市场跟踪报告, 浪潮存储全年实现高速增长, 销售额和销量分别为 26 亿元和 2.4 万台, 增速分别为 70% 和 96%, 浪潮存储销量跃居中国前二, 以 20 倍业界平均销量增速领跑中国市场。而在全球市场, 浪潮存储 2021 年一季度进阶全球前五, 成为全球增长最强劲厂商。在 Gartner 公布的 2020 全球分布式文件系统之选报告中, 浪潮存储用户评分全球第一。2019 年, 在 Gartner 发布的全球分布式存储和主存储魔力象限中, 浪潮存储是唯一两家同时入围的中国厂商之一, 并在 2020 年实现主存储魔力象限唯一晋级; 在 Gartner 分布式存储全球用户评测中, 浪潮存储排名第一, 浪潮分布式存储 AS13000 是唯一一个在每个场景下都进入前三的产品。
截止目前, 浪潮存储申请专利 6170 件, 国内申请和授权总量均为中国前二, 连续五年国内授权量增速第一, 牵头及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 62 项, 覆盖金融、通信、政府等多个行业。2015 年以来, 公司累计投入超过 20 亿元, 组建了上千人的研发技术团队, 拥有五大存储研发中心和国家首批依托企业设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
1.产品平台化演进意义深远
现代企业级存储系统基本都是基于 x86 CPU 平台, 加上 SAS Expander 和 PCIE Switch,FC/SAS/Eth/IB 控制器, 以及第三方厂商的机械盘或者 SSD 来搭建的。
在早期, 存储厂商广泛采用以产品为目标的开发策略, 规划一款产品, 要从头造轮子, 包括板卡、机箱、外观、bios、OS 内核、各种软件等, 虽然不同代产品之间有一些部件也可以公用, 但是由于当时的硬件、软件发展速度很快, 而且种类也比较多, 比如 CPU 可使用 PowerPC 平台、Intel 平台甚至更早期的 Intel IOP 平台, 各种控制器硬件方案也比较多, 变来变去, 则可公用度就比较低。
后来, 半导体以及部件公司逐渐合并, 一些早期的方案提供商纷纷被收购, 比如著名的 Xyratex、Dothill 等等设计代工厂商, 如今都已被收购。而存储系统的架构也基本归于 Intel+Linux 方案,SAS 控制器和 Expander 方面基本归于 PMC (现 Microchip)。各厂商的硬件设计在核心架构上已经基本没有区别, 仅在外观上有所区别。
所以, 存储系统硬件的平台化开发策略就比较适合于当今的时代, 用一代平台, 演化出多个不同型号、规格、扩展性的产品, 能够确保最大程度的部件公用和简化开发。
再后来, 不少厂商过度到了软件平台和硬件平台解耦的方式, 不管硬件如何升级改造、规格变化, 软件的绝大多数模块根本无需改变, 只需要改变底层的驱动、bios 和管理界面等即可。
在产品迭代策略上, 也是走一脚硬的, 再来一脚软的, 而不是软硬同时换代, 这样可以规避风险。
从 G2 一直到 G6, 浪潮存储利用存储平台化方式实现了以最高效的产品迭代。
2.G6 平台打通任督二脉
本次发布的浪潮存储 G6 集中式存储平台提供 HF5000G6、HF6000G6、HF8000G6、HF18000G6 四个型号、多种配置, 从低到高满足不同的性能需求。最高端的 HF18000G6 测试性能可以达到 3000 万 IOPS (每秒读写操作次数), 超越浪潮此前经过 SPC 认证的 2300 万 IOPS 全球性能纪录。
G6 分布式存储平台提供 AS13000G6 通用型、性能型、通用容量型、高密容量型四种节点类型的不同配置, 同一平台、相同架构支持四种不同节点, 支持四种不同的协议, 方便管理, 简化运维。
除了超强的硬件配置之外,G6 平台的一个最大的亮点, 就是端到端的全栈优化。浪潮是有自研 NVMe SSD 的, 这样就可以从软件层和固件层紧密配合, 无论是在 NAND 的性能还是寿命上, 都可以做到从源头上进行端到端优化。SSD 固件自主开发之后, 可以做很多事情, 比如 Open Channel SSD。存储系统是给不同服务器不同业务不同应用系统共享使用的, 而每种业务都有不同的 I/O 属性, 如果不进行优化, 势必无法发挥出 NAND 的最大性能, 也无法获得更长的 NAND 寿命。端到端的进行优化, 可以在存储系统 OS 内部对不同的 I/O 进行分流处理, 将 I/O 压力进行深度均衡, 加以 SSD 固件的配合, 就可以达到更深层次的优化。对于没有自研 SSD 的存储厂商, 进行这种优化的成本很高, 周期很长, 因为牵扯到与 SSD 厂商配合的问题。而浪潮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来打通整个存储系统的任督二脉。
G6 平台的另一个亮点是对国产 CPU 平台的深度支持。国产 CPU 平台虽然处于起步阶段, 是作为端到端全自主和全优化的最后一块阵地。浪潮本次纳入对国产 CPU 平台的支持, 应该说是从 0 到 1 的质变, 虽然国产平台还有不少不足之处, 但是相信在浪潮这种强大厂商的支持之下, 后续能够逐步的壮大起来。
综上所述, 浪潮存储从 G2 开始走平台化的产品和研发路线, 到 G6 已经是轻车熟路, 这一点从之前连续六次冲榜 SPC1 就可以看得出来。相信有了 G6 平台端到端优化能力之后, 浪潮后续还会有更亮眼的表现。
2022-05-06 14: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