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3G游戏资讯网

13 年坚持做好事的青岛司机、湘江上救 50 条人命的兄弟... 获评“头条好心人”

发表于:2024-12-22 作者:创始人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2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 好人好事更多地浮出水面, 我们发现, 有那么多平凡的人, 默默坚守在做好心人的道路上。他们可能是司机、保安、小老板、外卖员、开锁匠, 甚至是不具名的路人, 这些职业和身份, 在人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里, 好人好事更多地浮出水面, 我们发现, 有那么多平凡的人, 默默坚守在做好心人的道路上。

他们可能是司机、保安、小老板、外卖员、开锁匠, 甚至是不具名的路人, 这些职业和身份, 在人们的日常中, 很多时候只被看作一个符号和生活背景, 只是在点外卖、买东西、打车时才会进行几句程式化的交流, 而后, 不再有更深的交集。

他们, 只是人世间普通的一员, 也正是这些高高低低的肩头, 撑起我们平凡而伟大的世界, 正重新走进大众的视野。

01

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年的哥, 一夜之间成了焦点。

多年以来, 认识陈廷民的人只限于几个固定的圈子: 青岛雷锋公益车队、常年接送的透析病人、社区里的空巢老人。就连同行都未必说得出他的全名。一位同行常常在路上跟他打照面, 只知道这个老哥姓陈。

出事那天, 他像往常一样出车, 载着乘客从青岛李沧区唐山路经过。

城市的车水马龙中, 他这样的从业者面目模糊, 开着相似的出租车, 大多数有点岁数, 上有老下有小, 干着一份养家糊口的工作。

距离乘客的目的地还有一段距离, 陈廷民远远便看到有人躺在地上, 围观的人一圈一圈聚拢起来。他知道肯定出事了, 一边向路边打着方向盘, 一边对后座的乘客解释"有人昏倒了, 我过去帮帮忙。"

"好好, 这个比较重要。"乘客向窗外望了望, 连忙应声答道, 自己也跟着下车。

陈廷民跑过去的时候, 已经有路人在给倒地的女子做心肺复苏, 但手法生疏, 他一眼就看出问题, 快步上前接手。

"当时她眼睛发直, 手绷得很直, 脸色发黄。"晕倒的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女子。来不及多问, 陈廷民就开始了第一组的心肺复苏, 经过按压和吹气后, 她的脸色没有变化, 他当即开始第二组。

按压深度 5 厘米, 每分钟不少于 100 下, 一下一下,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细密的汗水从陈廷民的额头渗出, 不知何时路面磨破了他的裤子, 接着是膝盖, 一点一点渗出血来。

此时, 身旁的热心人递来 120 电话, 陈廷民一边施救一边听着 120 的在线指导"你现在不需要按压了, 看下呼吸频率。把手放在胸腔上, 是否有起伏。"

忽然, 昏迷的女子从嗓子发出了"咳咳"的声音, 面色开始恢复, 陈廷民的手垫在女子的头下, 他明显感觉到她恢复了知觉。

"不要害怕, 我学过救助。"陈廷民安慰道, 但手上的动作没停, 接过附近商家递来的毯子, 仔细地裹在女子身上, 直到救护车赶来, 他才悄悄退场。

那天, 青岛的风里还是一如既往的咸湿, 同路的公交车到站又驶离, 一切平常到毫无新意, 直到踩下油门的那一刻, 他忽然发觉膝盖一紧,"救人的时候没觉得哪里疼, 后来才发现。"

几分钟后, 就有视频创作者在西瓜视频上发布了陈廷民救人的视频, 紧接着是铺天盖地的转发和点赞。被救女子的丈夫姓吕, 老吕依靠视频里的线索, 经过多方打听, 联系到了陈廷民所属的出租车公司, 表达了对他的感谢。

对于老吕的到来, 公司上上下下都没有感到诧异, 在同事们眼中, 陈廷民向来如此。

早在 19 年前, 陈廷民的女友在结婚前车祸重伤, 虽然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但成为植物人, 医生劝他不要抱太大希望, 但他硬是在病床边守了半年。半年后, 女友的意识奇迹般地清醒, 但四肢还是无法动弹。

为了长久地照顾她, 陈廷民决定结婚,"当时好多人都劝我别犯傻, 醒了也是'废人'。"当他把决定告诉家里老人的时候, 老人没有反对, 只是提醒他要考虑好。

那年冬天, 青岛的风在耳边呼啸, 他背着女友走进民政局, 工作人员说:"我们这有背着来离婚的, 但背着来结婚, 你们还真是第一对。"

后来, 也是为了方便照顾妻子, 陈廷民才选择开出租, 没成想踏上了另外一条行善之路 --

每年儿童节, 他都要去福利院看望无家可归的孩子们; 遇上叛逆少年离家出走, 他苦口婆心地劝诫, 亲自开车送回家; 疫情初期口罩短缺, 有乘客戴着脏兮兮的口罩, 他从自己的口罩里挤出几只分给对方; 高考季免费送考困难家庭的学生, 他会把车里里外外擦拭干净, 检查机油和零部件, 确认车况, 像自己参加高考一样力求万无一失。

"百年修得同船渡, 一块儿坐个车也得修一百年吧, 你说对吧?"同在一辆车上, 一前一后坐着, 陈廷民总是能帮就帮。

陈廷民和他帮助多年的渐冻症病人

今日头条"头条好心人"项目组得知了他的故事, 为他送上了"头条好心人"荣誉证书, 报道见诸各类媒体, 陈廷民用自己的账号 @青岛陈胖子一边表达感谢, 另一边不忘呼吁网友, 利用抖音和今日头条学习基本的急救知识。

他说:"做个好人, 真的很简单。"

02

"简单", 似乎是好心人们的共同点, 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没做什么, 站在一岁的末尾, 武汉特教老师李溶溶回忆这一年说:"我只是在学校里给孩子们上课。"

过去 13 年, 她一直都是这样, 迎接一个不会说话的听障孩子, 一段时间后将他们送回主流社会。

采访中, 她更接近一个邻家女孩, 很多次落泪、哽咽, 有时是回忆起疫情中的武汉, 有时是因为发觉父亲变老, 更多时候是因为她的孩子们。

在她入行之初, 曾经遇到一个面瘫的听障孩子, 嘴巴无法自主开合, 医生曾对孩子的母亲断言"康复训练没有太大意义"。见到李溶溶的那一天, 绝望的母亲已经带着孩子四处奔波了 6 年, 她说:"溶溶老师, 你是我最后的希望。"

后来的一年, 为了调动孩子瘫痪的面部肌肉, 李溶溶每天都要用牙刷蘸着冰水和热水刷洗孩子的口腔、舌头。再把胡萝卜切成丁喂食, 锻炼孩子的咬合能力。

一年后, 孩子入学普小, 从康复学校毕业那天, 母亲带着孩子跪倒在李溶溶面前。

很多年后, 她再次讲起这个故事, 动情地说:"没有一个孩子应该被放弃。再难, 我都可以教。"

曾经有位主持人介绍她是"教聋哑人学说话的老师", 她在一旁怔住, 张了张口想要纠正:"只要早介入, 我的孩子是会说话的。他们不是哑巴!"在抖音上, 她给自己取名"言语康复溶溶老师.*", 把职业写在名字之前, 为的就是要给听障孩子正名。

而她之所以开始在抖音上开展言语康复的推广工作, 起源于一个听障学生晶晶。彼时, 晶晶在学校上全托班, 妈妈想念孩子, 便请李溶溶拍一些孩子上课和生活的日常。晶晶妈妈把视频发到抖音上后, 得到数万网友点赞, 一个多星期后, 同事告诉她李溶溶"你红了"。

李溶溶便去翻看晶晶妈妈的那条抖音视频, 发现有不少留言, 都是在咨询言语康复知识, 她便在下面一一回复, 经常回复到凌晨一两点。"为何我不自己注册一个账号, 发布教学视频呢?"李溶溶转念一想, 索性自己来。

2019 年 5 月, 李溶溶在抖音上发布了一条听障教学视频在网上走红, 点赞量高达 48 万。到目前, 她已经发布数百条教学短视频, 有近 80 万粉丝, 总播放量有近 4 亿人次。

对于听障儿童来说,2 岁到 6 岁是言语康复的黄金期, 学习的每一分钟都很宝贵。以往, 李溶溶每年只能接收几十个孩子, 而如今, 依靠互联网她的教学法点亮了一个世界。

她曾收到一束山区支教老师寄送来的鲜花, 里面有张小卡片写着"你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

原来, 这位老师班里有一位听障孩子, 总是安静地坐在教室一角。当他看到李溶溶的教学视频后, 便开始尝试, 每个词教十遍、百遍…… 忽然有一天, 孩子对老师说,"老师, 我想要喝水"。在那位老师看来, 这简直是奇迹。

"爱是可以传递的, 那束花也是我生命中的一束光。"李溶溶说。

去年夏天, 一位高考学子私信她说, 填志愿时报考了特教专业, 这更让她觉得自己发布视频是有意义的。

一灯燃百炬, 当世上的灯足够多, 善意就会流转到更多人心中。

03

"我觉得皮影戏能带给他们最多的, 就是自信。"这是龙在天皮影艺术团团长王熙常说的一句话。

这里的团员清一色的都是袖珍人, 平均身高 1 米 3, 小小的手中关于皮影人的一个个故事正在娓娓道来, 而他们本身也有自己的一番经历。

林中华的妻子王熙回忆, 当初面试时, 袖珍人一般都是家人带着来, 问起"你多大了""什么学历"等问题, 几乎都是由家长代替回答, 他们自己则一个个低着头, 不敢说话。

"过去袖珍人缺乏专长, 没有合适的职业很难立足, 一些夜总会、KTV 会有他们的身影, 卖酒水, 低声下气赚取一些小费维持生存", 局促的生存空间里, 王熙和丈夫向这个群体伸出了援手, 相比较而言, 做皮影无疑是更有尊严的工作。

成为皮影演员后, 袖珍人有了忙活的地方, 一年回家几次, 家人明显感觉到孩子的变化。而真正改变命运是在 2018 年。

2018 年 10 月初, 短视频兴起, 王熙和林中华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抖音上用皮影表演时下热门的小视频, 不料"一皮而红", 累计播放量超过 28 亿次。王熙说, 剧院每场能坐 500 人, 演员们每天不间断演出 800 年, 才能让 28 亿人看过他们的皮影戏。

如今, 很多袖珍人在剧团里结了婚, 还回老家买了房子。不少团员在抖音陆续开了个人账号, 拥有几十万粉丝, 不仅拿到戏剧团的工资, 还能拿到直播费用。

在抖音火了之后, 王熙时常接到陌生电话, 有小县城的饭店老板, 也有村里的支部书记, 邀请龙在天皮影剧团到当地的剧院演出。"平时每年在外边演出 100 场, 现在要多演三四十场。"

曾经, 因为皮影馆位于大栅栏步行街的巷子深处, 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 耽在陋巷无人知, 好面子的王熙狠下心穿上一套醒目的演出服, 拿着漂亮的影人, 在前门街头吆喝。

而现在, 受抖音电商"看见手艺计划"邀请, 王熙通过湖南卫视"抖音新潮好物夜"晚会的舞台, 为全国观众表演了皮影艺术。后来也陆续推出皮影戏周边产品, 销量喜人。

如此, 当属于非遗的商业闭环初具规模, 好心的传承人没有被辜负。

04

当一个普通人陷入危险之中, 距离他最近的更可能是另外一个普通人。唐新林和唐满园兄弟俩是江边的渔家人, 大半辈子都在救人。

他们熟悉湘江, 知道哪里的堤岸坡度最陡, 哪里的青苔最厚最滑, 哪里的台阶下面被江水掏空, 离家最近的冷水滩城区段, 不少地方的水面看似平静, 水下常有暗流涌动,33 年来, 兄弟俩在这里救起 50 条生命。

33 年前, 唐新林 18 岁。那年夏天, 他正坐在自家门口的河边大石头上, 突然听到有人呼救。

不远处, 有三个十几岁模样的孩子在水中挣扎, 其中两人艰难上岸, 还有一个男孩迟迟无法上来, 眼看着水流已没过他的头顶, 两个孩子慌了神。

见状, 唐新林没脱衣服, 立即跃入河中, 几分钟后, 男孩被救了上来,"那个男生比我还高, 当时喝了好多水。"

那是唐新林第一次救人。

33 年后, 他们不再只是湿着脚在江边了, 他们去学校进社区, 教家长和孩子如何防止溺水。

唐新林还用名为"水鹰救援"的账号在今日头条、西瓜视频、抖音上分享自己的巡逻日常, 以及防溺水的科学知识。比起网友们热情的评论和点赞, 唐新林更看重浏览量,"多一个人看到, 就少一点危险"。

在他看来, 每挽救一个生命, 都是在挽救一个家庭。

随着时代的发展, 唐新林开始提倡器材优先的救援理念。他说, 贸然下水救人很容易遭遇危险, 这几年, 他先是自费在湘江边搭起板房值班室, 又购置了两艘快艇。

"渔船时速十几公里, 快艇时速一百公里, 这样救人的几率就大了一些。"说起这些, 唐新林颇为得意, 然而很多个水雾濛濛的深夜, 当他仔细地清点完救援设备, 还是会念叨着:"希望永远不会用到。"

唐新林和唐满园从小热爱《水浒传》。施耐庵笔下, 石碣湖旁, 侠肝义胆的阮氏兄弟是两人心中的榜样。

水泊梁山是一段英雄辈出的史诗, 而如今更多的则是平凡人的挺身而出。

人生一道, 择善而行。

出租车司机救起路人、特教老师教聋儿开口说话、剧团老板招募袖珍演员、渔民救起落水人, 他们尽己所能为这世间的美好加码, 这就是属于普通人的, 复杂的、宝贵的善良。

2021 年, 是陈廷民背起女友的第 19 年, 是李溶溶成为特教老师的第 13 年, 是王熙和丈夫推广皮影的第 16 年, 也是唐新林兄弟救人的第 33 年。

这些善意以年为单位, 也沉默了许多年。

他们, 我们, 彼此是路人, 作为生活背景的路人,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他们持续关心着我们的遭遇, 让善意抵达隐秘的角落。

在任何时代, 善良都是平凡生活里的点点微光, 而如今, 比善良更美好的, 是善良被看到。

2022-05-06 16:00: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