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3G游戏资讯网

特斯拉市值破万亿美元,新能源谁会是下一个「完美标的」?

发表于:2024-12-22 作者:创始人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2日,10 月 25 日,受众多利好影响,特斯拉总市值突破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车企」,超过丰田、大众、通用、福特等多家传统车企巨头的市值总和。而源于特斯拉市值的疯涨,其创始人兼第一大股东

10 月 25 日,受众多利好影响,特斯拉总市值突破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破万亿美元的「车企」,超过丰田、大众、通用、福特等多家传统车企巨头的市值总和。

而源于特斯拉市值的疯涨,其创始人兼第一大股东 --Elon Musk 以超 3000 亿美元的身家成为史上最富有的人。当然,他顺便也成为了全球所有投资人眼中的「酸柠檬」。新能源车企的能够创造的「未来」到底有多大,没有一个投资人能够说的清楚,但每一个投资人都清楚,他们需要找到下一个「特斯拉「。

特斯拉重构新能源估值逻辑

简单回看特斯拉股票的成长曲线就会发现,自 2020 年开始,其股票便长期呈现一种「J 型「指数性成长态势,这显示了资本市场对于特斯拉长期处于」追捧「态势,其背后的逻辑值得探讨。

更难想像,在 2019 年,因为马斯克的「私有化」言论及直播间风波,甚至被传言「濒临破产」,马斯克最后用量产成绩给出了重重的反击。

当然,破产谣言的破除仅仅只是特斯拉找回状态的第一步。在接下来的「电池日」、「自动驾驶日」、「人工智能日」等等一系列全新的发布会上,特斯拉不断给予新能源产业新的「想象力」,特斯拉正在以一种更加集中的方式实现业务多元化,改变汽车产品,以及它背后的生产制造组织模式。

马斯克的目标更像是建立一个高度垂直整合的公司,就像是像福特汽车早期从铁矿石到汽车生产体系的数字时代版本。

更重要的是,这让我们看到了今天很多类似特斯拉的公司的增长逻辑已经发生变化。从过去大部分公司的线性增长,到如今这种「J 型指数增长」。简单来说,这家公司一开始需要不断投入技术深度下探,撬动产业变革,在临界点前不断亏损,甚至大量投入成本,直到画完下行曲线之后,一旦突破平衡点(例如智能电动汽车的市场接受度),就带来指数型的增长。

这也给了我们认识资本市场估值带来了新的思考,同时改变了对于一家新汽车企业的固有印象。

「特斯拉真的应该被认为是大约十几家科技初创公司的集合体,其中许多部分与传统汽车公司几乎没有关联。」这是特斯拉 CEO 马斯克在 2020 年的一次投资者和记者的电话会议中讲述的观点。

现在的特斯拉估值也在正向市场证明,马斯克的这句表述没毛病,资本市场开始按「车企的营收 + 科技股的利润率」来为这样的企业估值。

现在的智能汽车更像是 iPhone 初代,为我们带来新的想像,只是它还需要达到一定的「规模效应」来激发这样的「变革性的需求水平」爆发。一旦成功,智能汽车将把汽车竞争拉向一个新的维度,拉向一个全新的游戏规则当中。

那么谁才是下一个「特斯拉」,而谁又能捕获下一个「特斯拉」?

下一个「多元化企业」投资标的?

如今,在中国市场,最具竞争力的造车新势力们正在完成自己的「下行曲线」,突破自己的临界点。刚刚,各家车企公布了自己 10 月的销量交付数据。在每一个月的销量比拼中,各家都使出浑身解数,加上芯片短缺问题,月销量更是成为了行业的竞争焦点。在国内新造车势力当中谁有可能成为下一个估值成长潜力巨大的「特斯拉」?

十月销量数据

看看各家的历史交付量,似乎能找到答案。毫无疑问,「蔚小理」三家已经成功冲线,不仅突破了十万辆,更是在冲刺和实现月销一万的道路上。

而如今,威马、零跑、哪吒成为了坚固的「中坚力量」,也迎来了自己陡峭的增长曲线。「蔚小理」三家已经完成了上市的第一阶段的估值增长,在如今的「中坚力量」中,拥有这全新的市场热情和新的增长机会。

历史交付量

蔚小理已经上市,剩下的投资「标的」中,威马的整体实力最被看好,「中坚力量」中即将率先撞线的也是威马。这个曾经一度被成为造车新势力 Top 3 阵营的车企,到成为了「四小龙」,再到如今「中坚力量」的领头兵。威马低调的背后也蕴藏这巨大的增长潜力。

简单聊聊威马,很多人评论,他是「起了一个大早赶了一个晚集」,但似乎威马只是希望将下探曲线挖的更深一点而已。

威马现在手握两座智能制造基地(工业 4.0 标准的)温州和黄冈生产基地。同时,威马一直在坚持「科技普惠」,在最广泛却也最艰难的主流市场不断突破也是造车新势力头部企业中唯一聚焦这一市场的企业。

如今这一主流市场即将迎来「沸点」。一边是特斯拉万亿市值带来的信心,另一边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调整。从过去两端高中间低的「哑铃型结构」正在加速向中间高两端低的「纺锤型结构」调整,15-25 万区间的主流市场成为各大新造车势力的必争之地,这也让威马将在主流市场爆发时迎来主场作战。

而所有的这些,无疑投入更大,见效更慢。如今最新的量产车型威马 W6(在限定场景下支持 L4 级无人驾驶),和「迟到」首款智能纯电轿车威马 M7 都进入市场,威马似乎终于要开始「出牌」上扬。

同时,对于还未上市的威马来说,潜力巨大。据悉近期威马汽车启动了新一轮融资,融资总额预计约 5 亿美元。其中,D1 轮融资 D1 轮融资由香港李嘉诚、李泽楷家族的电讯盈科公司,以及澳门赌王何鸿燊、何超琼家族的信德集团领投,融资金额超过 3 亿美元。随后,威马汽车将与其他数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签署 D2 轮融资协议。

接近威马汽车的投行人士透露,目前威马估值在 60 亿美金左右。这与去年 3 月,iiMediaResearch (艾媒咨询) 410 亿元人民币的估值类似。如今,威马的投资阵容也更是包含广泛,包括互联网巨头、国家队、科技创投、香港豪门等等。

当威马站在特斯拉万亿美金,以及「蔚小理」600 多亿的规模旁边来看,潜力无限。

在造车新势力这个行业,谁能最先想明白它「新」,谁能最先用一个系统去解决这个问题,那它就有很大几率能够胜出。一次伟大的变革一定是一场足够长的战斗。

如今,我们逐渐进入了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对市场的理解,对公司估值的变化,更多的由市场的供需决定。对于新造车这个运动来说,风口和黑马会不断涌现,我们要有耐心在运动中观察它们。

把时钟拨回十一年前,2010 年 6 月 29 日,特斯拉上市,IPO 发行价只有 17 美元,融资额达 2.44 亿美元,市值 22 亿美元。那时特斯拉也只卖了 1063 辆 Roadsters。

最后,借用一句 Apple 的广告语 --「你可以支持他们,你可以反对他们,赞美或贬低他们,但你唯独不能忽视他们。」

2022-05-06 13:58:53
0